close

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2009年適逢中華民國政府從中國內戰失敗流亡台灣60年,也是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不再承認中華民國30年。對於影響現代台灣命運的兩大關鍵事件,今天的台灣人應如何看待?如何汲取經驗、擘劃未來?

  台灣教授協會基於對台灣的國際處境及國家定位的關心,以及對戰後台灣歷史發展研究的重視,特邀請專家、學者舉行「中華民國流亡台灣60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研討會,從國際法、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乃至人類學等不同學門、方法,以嚴謹而持平的學術態度,發掘過去一甲子來中華民國體制在台灣土地的印痕,更探討了戰後中國性在台灣的建構及其對台灣性的具體影響、意義與內涵。

作者簡介

陳儀深 教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許文堂 教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雲程 先生

獨立研究者

黃智慧 教授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明峻 教授

台灣東北亞學會副祕書長

李福鐘 教授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陳文賢 教授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龔宜君 所長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吳鯤魯 教授

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呂東熹 先生

公視新聞部製作人

若松大祐先生

東京大學區域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周志宏 所長

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

Professor J. Bruce Jacobs

(家博)澳洲蒙納士大學亞洲語言與研究講座教授暨台灣研究室主任

楊孟軒 先生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潘光哲 教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目錄

序一  蔡英文
序二  陳儀深

第壹場 戰後台灣與中華民國地位問題
一、 從〈康隆報告〉到〈台灣關係法〉─美國對台政策的曲折歷程  陳儀深
二、 1949年中國變動之際外交官員的認同抉擇─以駐法國使領人員叛國附逆案為中心  許文堂
三、 台灣:未定的地位,存疑的身分  王雲程

第貳場 中華民國政權性質解析
四、 中華民國在台灣(1945-1987)─「殖民統治」與「遷佔者國家」說之檢討   黃智慧

第參場 台灣對外關係
五、 中華民國流亡台灣六十年與日華關係  李明峻
六、 台灣中國關係六十年的省思  李福鐘
七、 台美關係發展的歷史觀察  陳文賢

第肆場 黨國體制下的台灣(上)
八、 外人?國人?─國民黨移入政權的族群政治  龔宜君、吳鯤魯
九、 黨國體制下的媒體政策  呂東熹

第伍場 黨國體制下的台灣(下)
十、 蔣經國時代所公告的歷史敘述─著重與蔣介石時代差異的分析  若松大祐
十一、 蔣經國並不是民主的創造者─自由化與民主化不同的分析  J. Bruce Jacobs (家博)
十二、 從受教育的義務到受教育的權利─戰後台灣國民教育的歷史  周志宏

第陸場 「外省人」在台灣
十三、 五零年代外省中下階層軍民在臺灣的社會史初探─黨國、階級、身分流動、社會脈絡,兼論外省大遷徙在「離散研究」diaspora studies中的定位  楊孟軒
十四、 形塑「黨國體制」與「民主經驗」的記憶文化─以《自由中國》為例  潘光哲

 

從反抗、重建到台灣主體的真正確立 蔡英文(民主進步黨主席)

  戰後,台灣一直作為中國主體之下的客體而存在。政治上,台灣被接收台灣的流亡中華民國政府所統治;人文上,中國則是詮釋台灣意義的依據,台灣無法自我詮釋。在這種宰制下,台灣的主體性被壓抑,人民的自我認同也被扭曲,從而,「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就成為二元對立,並在民主化過程中表現為台灣性對抗中國性,或本土性對抗外來性的衝突與緊張。

  首次政黨輪替後,「台灣」取得相對的主體性,而許多權威性的民調也都顯示,「台灣人」認同已逐漸成為國家認同新主流。這可說是民進黨執政八年、陳水扁總統任內,台灣政治最巨大、幾乎是革命性的轉變!

  受限於中華民國憲法的基本格局,和國家認同變遷帶動的族群緊張,雖然台灣主體意識在民間社會已經有高度的成長,但在政治上仍有待新的解方乃至新的領導性論述。這也就是何以隨著台灣主體性議論的高漲,學界乃至政壇對族群政治的關注也就益為熱切。

  在我們過去的本土-民主化論述裡,「被壓抑的台灣性」和「能壓抑的中國性」是一組相互定義的基本概念,也因此,「台灣主體性」就和「去中國化」難以切割。對我們而言,追求自由、真理,就必定要反抗中國體制對台灣人民不公不義的壓迫,以實踐我們的主體。這種反抗敘事的道德性,武裝了我們的精神,也團結了許多個體,不但使手無寸鐵的台灣人民得以打倒威權、創建民主,更使「台灣人」的群體想像和台灣民主共同體的建構成為可能。

  但這種關於台灣性與中國性對立的架構,事實上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而不必是先驗的必然。作為政治工作者或社會實踐者,我們自當對時空條件的變遷保持適當的敏感與回應。在民主化之後的台灣,至少在政治和社會領域中,中國性對台灣性的宰制地位已經動搖;而其文化霸權意義上的支配性,也在開放的文化情境中面對競爭或挑戰。則台灣主體性的建立和發展,就不再與反抗中國性的支配必然關聯。

  進一步思考,如果我們的意識與行動長久滯留在「反抗」的歷史階段,則反抗與被反抗者之間的關係就成為互相實現的預言,而必然被僵化、固著化。這種關係,就像漢亭頓(Samuel Huntington)式的西方基督文明本位主義和賓拉登(Usama bin Laden)式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相互需要與依存—它們雖不是兩個世界衝突的起點(事實上是衝突之下的產物),但確實具有相互增強的作用。

  因此,如何從「反抗的時代」有意識地過渡到「重建的時代」,將會是我們真正能鞏固台灣主體性的關鍵。民主進步黨曾經在2004年以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具體定義了我們對多元文化憲政民主體制的價值和追求,並表達了對「「外省」」族群歷史經驗的理解、尊重與肯定。這使戰後以來在台灣情境中演化的中國性,得以與台灣性調和甚至整合,而成為一種動態演進的新台灣性想像。這類論述工程值得我們繼續努力開拓之、豐富之。如果在鞏固並深化民主的情境中,「外省」族群對中國性的想像、情感和認同不能被理解、尊重與接納,甚至被負面化、污名化,持續地被當作應與以去除的雜質或干擾,則我們可以想像,「外省」族群將難以在這樣排斥性的台灣性想像中得到安身立命的空間,甚至必須出之以種種的反彈和對抗,從而開啟台灣島上另一段反抗與被反抗的悲壯。其實,這正是首度政黨輪替以來發生在台灣並繼續發展中的不幸故事--民主化竟未許諾我們牛奶與蜜之地,反而帶來團結與衝突的艱困課題,令許多人沮喪。試問,對於不同族群無法一同慶賀的事物,我們豈能視為台灣的勝利?

  因此,我認為,重新追索、理解台灣性與中國性的關係,是台灣主體性辯證的必要工作,也是台灣主權建立與維護的內在基礎。對於戰後台灣的中國性,我們必須能夠區別其中必須要被去除的宰制性,和作為多元文化架構下的人文價值。也就是說,在重建的時代,我們必須超越單純的去中國化階段,而回歸到去客體化的原始立場,重新審視台灣性之中的中國性,尤其要正視其本土化經驗。這個任務必須要在不同領域、從各個角度,廣泛檢視發生在台灣土地上的中國性,尤其戰後中華民國體制的質性,與隨帶而來的「外省」族群的離散經驗。

  方今台灣各種本土社團紛紛成立並熱衷參與各種政治活動之際,台灣教授協會紮紮實實地舉辦了「中華民國流亡台灣60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研討會,從國際法、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乃至人類學等不同學門、方法,以嚴謹而持平的學術態度,發掘過去一甲子來中華民國體制在台灣土地的印痕,更探討了戰後中國性在台灣的建構及其對台灣性的具體影響、意義與內涵。我認為這將會是啟動一個重大論述新方向的很好起點,對參與這項研討的諸位學者們,我願藉此序表達個人的敬意,並期盼各界可以此論文集為參考座標,展開中國性與台灣性之間更積極的對話與協商,邁向台灣主體性的「重建時代」。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01641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664頁 / 16k菊 / 14.8 x 21 x 3.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關於兒童汽車安全座椅,很多父母舉著"機率論"的藉口,感覺沒那麼倒霉.甚至還說自己是"老司機",不懼"馬路殺手".結果交通意外偏偏找上門,從此家破人亡,追悔莫及。 ... 身邊總有那麼幾個人在朋友圈天天賣保險,我也不例外。姐姐總是害怕出意外所以買了好幾份,比如姐夫的交通意外險、侄女的住院醫療險、自己的壽險等,還一個勁給朋友推薦,其中就包括她閨蜜小麗。小麗的女兒剛上初中,成績優異,結果被診斷惡性腫瘤。賣了一套房,生意也關門,到處求醫,前後一共花費30多萬,現在女兒停課在家,只能插著尿管、食管在床上躺著。聽醫生意思,已是命不久矣。所以小麗總是跟我姐抹眼淚訴苦說"我當初聽你的買份保險就好了,現在也不至於淪落成這樣,人財兩空。"說著說著就抽泣不止。 類似於小麗的案例太多了,可是世間沒有後悔藥,總有父母需要為自己的"自信"買單。但交通事故卻不一樣,買單的卻是自己的親骨肉。 ... 普通人無法預測癌癥的到來,而駕駛人卻可以通過熟練的駕駛技術、駕駛經驗、安全防範等提前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1、駕駛人操作不當:去年9月24日,安徽省立醫院成功救治一名因未乘坐兒童安全座椅,頭部遭受重創的四歲男孩。該男孩的父親駕駛轎車因操作不當與貨車相撞,當時男孩坐在母親懷裡,巨大的衝擊力導致孩子脫手而出,身受重創。此時,你還認為自己是"老司機"嗎? ... 2、懷抱兒童乘車: 2015年5月25日, 一輛京牌奧迪越野車在杭金衢高速上行駛時,因前車突然減速。兩車發生追尾。由坐在副駕駛位的媽媽抱著6個月大男嬰,由於巨大衝撞力,瞬間脫離媽媽懷抱,頭部猛地彈到擋風玻璃,不幸身亡。剛出生六個月的嬰兒,還沒來得及看清世界是什麼色彩;不知道自己長大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來不及感受爸爸媽媽溫厚的愛,就這樣離開了人世。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卻在父母的疏忽下而匆忙結束。 ... 3、兒童坐副駕駛: 2016年2月29日。北京一位媽媽抱著1歲的孩子坐在副駕駛位置。不幸發生車禍,雖然車速只有30幾邁。碰撞瞬間副駕安全氣囊彈出,導致孩子頭部受重傷,心跳和呼吸驟停.此時你還要順著孩子"你愛坐哪坐哪"嗎? 根據中國汽車研究中心報告顯示統計:我國每年的交通事故涉及28.5萬名兒童,其中有1.85萬名14歲以下兒童死於交通事故,而未安裝兒童汽車安全座椅成為交通事故的最大因素之一。 ... 血淋淋的交通事故和數據告訴我們:對真正孩子的愛,不是為了培養特長的各種興趣;不是為了討好寶寶購買的各種零食;也不是精神糧食和物質供給,而是健康和安全!當你抱著孩子坐在副駕駛;當你任憑孩子放賴不坐安全座椅;當你認為緊緊抱著孩子就是安全的時候,還認為十月懷胎辛苦嗎?覺得你足夠愛孩子嗎?忍心看你的孩子被甩出車窗外,離你而去嗎? ... 1、我繫上安全帶,保證緊緊抱住孩子,用雙手和身體保護孩子 很多大人在乘坐私家車後排時都有不系安全帶的壞習慣,後來家裡添了孩子,安全意識有所提高,認為自己繫上安全帶抱著孩子就是安全的。可交通事故意外就在那麼一瞬間,在急剎車和孩子本身體重的衝擊力下,大力士也無法真正抱穩孩子。 ... 在多個交通事故碰撞測試中顯示:當汽車速度為50km/h在行駛的過程中突然發生碰撞或剎車,車內的物體會產生30-40倍自身重量的衝擊力。假若十個月的寶寶體重20斤,碰撞時產生的衝擊力就有600斤。 ... 結果可想而知,大人穩穩的坐在汽車座椅上,但是手裡的孩子已經飛出窗外了,試問誰能抱住600斤的物體?如果你打算不系安全帶,用身體保護孩子,那麼你自身的衝擊力相當於一頭大象,狠狠的撞擊寶寶,後果不堪設想。 ... 2、認為孩子可以系上成人安全帶 對於12歲以下的孩子,身材矮小,身體發育不全。當系上成人安全帶遇車輛急剎車時,孩子自身慣性的衝擊力高達一噸重,孩子的身體是無法承受這種程度的撞擊,一方面容易身體內臟以及骨骼受損,另一方面孩子嬌小的身體很容易部分脫離安全帶,導致四肢或者頸部被安全帶所傷。安全座椅的作用便是保護孩子嬌小的身體、脆弱的頭部、頸椎、肩部等。安全帶只適合成人標準體型,對小孩子並沒有保護作用,甚至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 3、我和孩子坐副駕駛,安全氣囊會保護我們 可能很多大人對安全氣囊不是很了解,安全氣囊之所以在交通事故一剎那極速彈出來,那麼安全氣囊本身的速度加衝擊力也是小孩子承受不住的。當你坐在副駕駛懷抱小孩時,車輛急剎車的情況下要麼孩子撞擊玻璃,要麼安全氣囊彈出保護孩子。但是安全氣囊的彈出速度是300km/h,根本不是小孩子頸椎、頭部、臉部的承受力能對抗的,只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 本人實例分享:記得我有一次乘坐計程車,一上車司機就提醒我系好安全帶,我照做了。在堵車的時候被後面一個玩手機的女司機追尾了,撞擊力並不大,司機下車看的時候車子並沒有任何損傷,連車漆都沒掉,但是我的脖子卻受傷了。當時我還是個20歲的小姑娘,但也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年人。車速如此慢的情況下,追尾就能閃到我的頸椎,由此可見小朋友更沒法承受急剎車帶來的衝擊。 ... 4、我十幾年的駕駛經驗,不會出事的 我朋友剛拿駕照就買車了,9年駕齡,有一次出車禍撞傷了人,賠了錢,還非常"煽情"的給我感嘆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真正明白了生命的珍貴,說慶幸自己還在。好長一段時間不敢碰車,現在開車還跟新手一樣小心翼翼。有一句話說得好,河水裡淹死的大都是說自己會游泳的人。當你認為自己是"老司機",不懼"馬路殺手"的時候,請為了孩子的安全,記得低調一點。 ... 正因為中國家長的這些兒童乘車觀念誤區,導致千千萬萬的兒童為此買單。大部分家長對兒童乘車安全方面的意識非常薄弱,甚至覺得是"多此一舉"、"占用空間"。 據統計:我國兒童的道路交通意外死亡率居世界首位,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而美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研究指出,如果車內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情況下,汽車碰撞事故中孩子的死亡率將會降低70%,所以安全座椅在歐美國家的普及率在90%以上。 ... 且現在已經有90多個國家立法要求兒童乘車必須使用安全座椅。從這個數據中可以看出國內家庭和歐美國家在交通安全意識上存在的差距。如此,家長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還在為是否購買幾百上千元的安全座椅猶豫嗎?還在自信的認為雙手就能保護孩子嗎? ... 本人實例分享:在我懷孕的時候,就已經和老公商量好要為寶寶購買安全座椅,雖然公婆覺得很破費,但也沒有刻意反駁。後來因為我們的車太老舊,一直到寶寶7個月我們換了新車,才把安全座椅安裝上。最開始寶寶只是好奇,安安靜靜的坐著看車外風景,後來覺得太束縛開始哭鬧。我和老公並不會因此而妥協,哄也要把寶寶哄在安全座椅上。在高速路上,如果寶寶要吃奶或者換紙尿褲,也必須下服務區,絕不在車輛行駛中允許寶寶離開安全座椅。現在寶寶一歲了,已習慣了安全座椅乘車,也知道那是她的專座,所以看完車外的風景後,很快就靜悄悄的睡著了。並且我和老公約定好,一定監督寶寶使用安全座椅到12周歲。 ... 所以今天我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為寶寶選擇安全座椅。 1、根據年齡段和品種選擇 ①0-8個月(出生-10kg)寶寶選擇提籃式安全椅:寶寶可以平躺在提籃里,安全係數最高,當汽車急剎車時,衝擊力也是最小的,不過提籃式使用時間比較短,適合體重20kg以內的寶寶。所以一歲以內的寶寶儘量少乘坐汽車。 ②0-12歲(出生-40gk)的兒童選擇常規安全座椅:這是最常見的安全座椅,使用頻率和周期也是最長的,我家寶寶正在使用。採用的是五點式安全帶,護頭、護頸、護肩等全方位保護。 ... 2、根據品牌、材質、款式選擇 市面上安全座椅的品牌數不勝數,有國產的也有歐美進口的。雖然歐美進口的安全座椅在技術上比我們更加成熟,但是從2012年開始,我國正式實施了針對兒童安全座椅製造商的生產標準《GB27887機動車兒童乘員用約束系統》,主要參照歐洲ECE R44法規。那麼只要通過ECE R4認證標準的安全座椅,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都是可以購買的。材質方面主要包括骨架和填充部分,大都是PU海綿、泡沫(EPE/EPS/EPP)等減震材質,對人類是無害的。市面上安全座椅的款式、顏色大同小異,家長可根據自家寶寶的喜愛來選擇。 ... 3、權威質量認證 2015年開始,我國針對汽車兒童安全座椅行業開始強制實行3C認證,在這之前參照的是歐洲ECE R44法規標準。所以如果一個品牌的安全座椅即通過了3C認證,又通過了ECE R44法規,那麼價格方面可能會略貴一些,但是更多的附加功能可能會使安全座椅更加方便和安全。 ... 對於3歲以上的兒童還比較好哄,習慣後便知道這是他的專屬座位,可以坐在上面看車外風景、聽音樂、看動畫片。但是3歲以下的寶寶卻不是很喜歡被束縛的感覺,總喜歡趴在窗戶邊看車來車往。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做安全座椅呢? 1、提前適應:安全座椅剛買回家的時候先別著急安裝,可以先滿足寶寶的好奇心,讓他先坐幾天適應後再安裝上車,那麼寶寶一上車就能看到自己的專屬座位了。 2、轉移注意力:如果要長途旅行,寶寶不是很耐煩,後排的大人可以多和寶寶互動,給寶寶講解窗戶外面的風景,也可以聽聽音樂做親子遊戲等。為了讓寶寶安靜,在這裡不建議給2歲以下的寶寶看手機或者動畫片,這樣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 3、安撫奶嘴:我寶寶從七個月開始坐安全座椅,最開始不是很習慣,只能使用安撫奶嘴,一會就睡著了。 ... 1、如果在使用安全座椅的過程中發了了輕微的碰撞或者重大車禍,那麼這款安全座椅可能已經不再安全,需要及時更新新的座椅。 2、在沒有把握按照安全座椅的情況下,最好請專業人士幫忙。且購買前一定要先確定自家車輛接口和安全座椅的接口是否相符。一般分為三種: ISOFIX固定接口、LATCH固定接口、成人安全帶接口。 3、對兒童來說,汽車後排的安全座椅永遠是最安全的,所以大人不要為了讓寶寶看風景而做副駕駛,更不能縱容孩子的任性。 4、車輛行駛中避免孩子離開安全座椅或者解開安全扣。平時不能把孩子單獨留在車裡,不管你離車有多近,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 從孩子出生在那一刻就註定:為人父母的我們下半輩子將與他們糾纏不清,在很多國家,如果家人沒有為寶寶準備大小合適、通過權威質量認證的汽車安全座椅,醫院並不會允許你迎接新生兒回家。 對於0-6歲嬰幼兒的乘車安全都是由父母來保障的,那麼7-14歲的兒童,當孩子明白安全的重要性開始,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灌輸足夠的交通、乘車安全意識,讓孩子們明白,安全比穿得好、吃得香、玩得開心更重要!比如上私家車必須坐上安全座椅;公共運輸必須繫上安全帶;過馬路必須遵守交通規則;不許離行駛車輛太近等。所以,合格的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安全。 ... 關注@清淡的辣媽,一起討論孕產、育兒、教育話題! ☞此文為原創,手打不易,抄襲必究!配圖源於網絡搜索,若有侵權請聯繫必刪。歡迎個人留言、轉發!☜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OAEAyjA.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6824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外埔能修飾臉型的瀏海髮型專業剪髮推薦髮廊潭子短髮造型推薦專業剪髮推薦髮廊太平洋SOGO附近中長髮造型推薦髮廊專業染髮燙髮髮廊霧峰後梳髮型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大甲韓式燙髮 潭子自然蓬鬆髮型修改推薦髮廊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在地推薦染髮技術很好的髮廊東勢外捲短髮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霧峰兩側漸層髮型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布丁頭的救星推薦美髮沙龍石岡後梳髮型推薦染髮店 台中中區泰迪熊卷髮推薦髮廊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台中染髮推薦ptt外埔染髮有助美白膚色推薦染髮髮廊 台灣大道附近頭髮燙捲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燙髮技術最好的台中髮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mo好物大推薦 的頭像
    momo好物大推薦

    momo好物大推薦

    momo好物大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